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博物馆>>正文
 
 
 
非遗传承人仁增次旺在展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陶器的制作技艺
2015-10-16 16:59  来源:网络

陶器

陶器,是用黏土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

烧制过程

温度及时间 

烧制为坯体造成不能逆转的改变。只有在烧制后工艺品才能称为陶器。低温烧制陶器的改变包括烧结,即坯

体中的粗粒子在互相的接合点熔合在一起。在瓷器的情况,用了不同的物质及较高的烧制温度后,坯体的物理、化学及矿物学上的性质有大幅的转变。在所有情况下陶器在烧制后都会被永久硬化,而烧制方法一定要与其使用物质配合。一个粗略的建议是土器在正常情况下烧制温度约在10001200之间;石器约在11001300之间;瓷器则约在12001400之间。但陶瓷器在窑的烧成方式除了受达至的最高温度影响外,亦受到烧制时间的长度影响。所以窑中的最高温度通常会维持固定至一定时间去"浸泡"陶器,以达至陶器坯体所需的烧成。

窑中大气情况 

在烧制期间,窑中的大气情况可以影响陶器成品的外观。透过容许空气进入窑中可以导致氧化性大气,令黏土及釉料氧化;而透过限制空气进入窑中可以导致还原性大气,令黏土及釉料表面的氧被夺走。以上因素可以影响烧制陶器的外观,例如部分包含铁的釉料,在氧化环境中会变为棕色,而在还原环境中则会变为绿色。窑中的大气可以调整至做成釉料的复合反应。

燃料的选择 

利用燃烧柴、煤及汽油或利用电力可以为窑加温。当使用燃料加温时,煤及柴可以为窑带来烟、煤灰及灰烬,可以影响未受保护的陶器外观。因为以上原因利用煤及柴烧制时,在窑中的陶器会用火泥箱,即一个有盖的陶瓷箱保护。现代用汽油或电力运作的窑比起古老的烧柴或烧煤的窑较干净及较易控制,同时烧制所需的时间亦会较短。当西方应用了传统日本乐陶器的烧制方法时,陶器会在还热及被灰烬、纸或木屑闷住时由窑中移走,令陶器外观有一种独特的碳化效果。此技巧亦会在马来西亚使用来制造传统的拉布沙用。

 

上一条:农历五月采花节上的少女们
已是尾条
关闭窗口
 
 学校首页 | 本站首页 | 科研教学 | 规章制度 | 开放课题 | 远程教学 | 藏区非遗 | 视频在线 

版权所有: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